杜鹃花病虫害防治
露天栽培杜鹃花虫害防治
杜鹃花整个生长期害虫种类不多,主要虫害主要有:冠网蝽、金刚钻夜蛾、螨虫、卷叶蛾、草地贪食螟等。
1、重点是冠网蝽防治:冠网蝽又名梨网蝽、梨花网蝽,分布全国各地。以若虫、成虫危害杜鹃、樱花、桃树、梅、豆类、李等植物。
为害状:成虫、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,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。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。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,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,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,以至全叶失绿,远看一片苍白,造成植株生长衰弱,提前落叶。
【冠网蝽危害状】
冠网蝽一年发生代数在长江流域4-5代,华北地区3-4代,气温10℃以上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产卵。一般各地杜鹃花始花期开始若虫初孵,群集在主脉两侧危害,第一代由于气温低若虫发育时间长,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,用具有内吸、触杀、胃毒特性的40%氧化乐果、呋虫胺、马拉硫磷加上啶虫脒或吡虫啉两种药剂混合使用,还可以兼治其他虫害。一般每隔10-15天喷施1次,连续喷施2-3次。切记:这2次药喷施一定要仔细彻底,在周围的其他寄主植物也要一起防治,预防交叉传播危害。如果第一代防治不彻底,到6月以后会出现世代重叠,各虫态常同时存在,使防治更加困难。而后外迁入虫口以集中外围为多,看情况可以进行挑治。冠网蝽彻底防治好第一代是关键。
2、金刚钻夜蛾近年来危害加重,幼虫夜间取食为主,主要蛀食生长点和花苞内部,日采食范围非常大,危害迅速。短时间内造成杜鹃花失去生长点和花苞,使来年开花减少,甚至无花现象。防治******时间和方法是6-9月份每20-30天定期用虱螨脲、甲维盐、氯氟菊酯、毒死蜱等药剂进行轮换防治,有条件地方可以用杀虫灯进行诱杀,减少虫口基数。以上措施也适合卷叶蛾(卷叶吃叶)、草地贪食螟、金龟子等害虫防治。
【金刚钻夜蛾危害状】
【从左至右:金刚钻夜蛾茧蛹、幼虫、高龄幼虫、成虫】
【从左至右:卷叶蛾、草地贪食螟、金龟子幼虫】
3、螨虫(茶黄螨为主)的危害和品种有相关性,一般叶色光亮,叶片中等大小品种易虫害,特别在高温少雨季节危害比较严重,造成新叶外卷,叶片僵缩不能展开(以前认为是缺素引起的小叶病是错误的)。螨虫防治药剂比较多,宜采用杀卵和除虫相结合药剂组合进行更有效的防治,药剂还要进行轮换使用,以减缓抗药性。常用药剂有高锡螨、螺螨酯、三炔螨、阿维菌素等。露地种植螨虫天敌比较多,如果发生少或无发生者,以及较抗螨虫的杜鹃花品种不需要去防治,以保护天敌。
【从左至右:螨虫危害早期、中期、后期】
杜鹃花病虫害种类不多,一般可以进行一次综合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措施,以提高工效,减少施药次数,减少环境污染。为了保护环境,减少环污染,请尽量选择抗性强的杜鹃花品种。
Prev:露天栽培杜鹃花病害防治 Next:杜鹃花生理性病害